在同溫層的立場極度一致、且三組候選人在年輕人眼中「高下立判」的此時,寫這篇是要得罪人的。雖然臺灣還有一點言論自由讓我能在這裡大放厥詞,但文章太長沒人會看,於是先在開頭破題:總統票我會投給宋神掌、政黨票則投給時代力量。總統票我掙扎了很久,期末考週反覆思量,最後終究得出以下結論。
剖析不投蔡的原因之前,我先簡述不投韓的理由:沒有誠信、毫無格局、煽動仇恨。第一,「自古皆有死,民無信不立」,我認為誠信是身為人最基本的道德,何況是對內領導人民、對外代表國家的中華民國總統?但韓上任高雄市長以來,信口開河、謊話連篇,多次否認過去的承諾,連政見發表等場合也習慣加油添醋、歪曲事實,這樣的騙子如何服人?第二,韓把政治當成兒戲,開口動輒便是欠缺國際觀、性別平權或前瞻性的言論,粗鄙得不知所云。幽默無罪然君無戲言,當一言一行都代表著人民意志時,豈能態度輕佻、把無知當有趣?第三,放任韓粉四處出征,自己也樂得用「國家機器」或「黑韓產業鏈」把反對意見均打為敵人,眼裡容不下一絲批評,日後哪有可能反躬自省、求取進步?最糟的是,愈是接近大選,歸隊的所謂菁英/知識藍竟也跪得毫無尊嚴,眾人被逼著歌功頌德,國民黨至此徹底變調,醜陋得難以直視。
不過也必須聲明,韓在我眼中並非一無是處──當年他出來競選國民黨主席時,我曾期望他便給的口才、敢言的氣魄能帶領該黨走出馬時期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陰霾;後來的高雄市長選舉,出於打破地方派系、翻轉陳舊勢力等理由,我對他的當選樂觀以待,若我是高雄市民,我肯定是現在被罵的89萬人之一。就算到現在,韓仍然是特定族群心中的救世主(聽說北榮的老伯伯聽到韓國瑜的聲音病況都會轉好),當眷村家庭、軍公教、老國民黨支持者等長期受到欺壓或冷落,挺身而出的韓不啻是根救命稻草,讓他們重新憶起那些榮耀、輝煌的時代。若無上述那些脫序行徑,我認為韓確實有其時代意義,也值得在臺灣政治史上記上一筆。
好了,既然我不能接受韓國瑜成為總統,蔡英文又是什麼樣的一位總統呢?
在文教層面,現在的文化部和教育部海放前朝毋庸置疑。國家的美感大幅提升、吃不飽的藝文界因部長續任歡欣鼓舞,鄭麗君一定有她的本事;而教育部雖有致命的拔管醜聞,但潘文忠上任之後收拾殘局,目前聚焦在性別平等、反霸凌的議題上面,當然值得嘉許。至於兩岸和外交層面,我並不認同蔡政府的單邊路線:動不動「撿到槍」,像是小孩吵架般在推特上和中共互嘴;面對邦交國急降或是各種場合的打壓,除了譴責外沒有實質作為;對美日如同稱臣般的鞠躬哈腰⋯⋯趁亂和民眾一起罵中共固然很爽,事實上爭了面子失了裡子。然而蔡的運氣實在絕佳,遇上川普當選、中美貿易戰、香港反送中等等從未有過的契機,搭上了美國反中的浪頭而使得親美政策看似成功,掩蓋過其他外交關係的失敗;諷刺的是,就算對蔡的外交再不滿,這也已經是條不歸路,嘗試回頭必將付出巨大的代價。之前談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的基石,現在詮釋權卻被習近平壟斷;多邊主義曾經給臺灣外交談判的籌碼,在中美對立的如今已難曖昧不清。
總而言之,我會給蔡打上及格的成績,但基於下列幾個原因,我無法輕易地把手中的票投出去。
第一是放任對立。從年改開始到這次大選,蔡英文經常號召團結友愛,但事實上世代間卻愈趨分裂。我無法諒解「等老人/韓粉全部死光」、「799壯士」(調侃身亡者)、「不要讓老人決定你的未來」等等論述,也無法接受同學或前輩開玩笑說「為了不讓韓粉去投票,要開嗜睡藥物或物理性約束給病人」。本質上這種作法就和他們所聲稱的「民主」相互矛盾,如果因為政治立場不同,就惡毒地謾罵與譏笑他人(包含自己的家人朋友)、甚至剝奪他人的權利,不就只是另一種威權而已嗎?又比如兩岸關係,年輕人聽「辣台妹」罵得爽,於是仇恨中國大陸、仇恨與中國有關的一切(例如國民黨)、仇恨中華文化(認為保守的觀念皆須打倒)。要知道仇恨的殺傷力太強了,做不成朋友適度保持距離便可,仇恨卻是要無所不用其極地激起對抗:抹黑鬥臭、人格毀滅,必要時血肉相搏,但這些人願意為此犧牲嗎?假使真的願意好了,你的鄰居親友又肯讓自己的家園陷入烽火之中嗎?真的上過戰場的人被棄若敝屣、軍旅多年的人因年改或赴陸被貼上標籤,年輕人會為了統獨之爭放棄生活安穩,我是不信的。
第二是造神運動。於我而言,韓粉跟英粉並無二致──成群結隊、侵門踏戶地四處檢驗每個人的政治傾向,「韓粉出征」跟「全民英檢」都是圍毆般的行為,只要有一點點思想不純、信仰不堅,馬上被打為1450或是中共同路人。早期「臺派」的概念剛被提出時,號稱「只要反對中共吞併就是同陣營」,後期卻不斷縮圈、只要不是無條件挺蔡即是敵人:小黨都是背刺和扯後腿、NGO都是不顧大局的鬧事仔、或是不投民進黨就等於選票染紅。蔡被塑造成無害的貓英、沙包形象,發話宛如玉音放送須大肆分享;國民黨(和批評小英的人們)則是邪惡的魔頭,一有質疑聲浪便是為匪宣傳必須圍剿。蔡豈是圖文作家筆下的弱氣形象?經常撿到槍、對中共嗆聲毫不畏懼,這麼硬氣的領導人理當更捱得住批判,有憑有據就該以理服人,何以到處驗證誰又缺乏「臺灣價值」?
第三是侵害民主。國民黨的所作所為也許反民主沒錯,但不代表蔡政府的作法都不可質疑吧!重返鳥籠的公投法不在話下,近來的國安五法、反滲透法又怎麼會通過得心安理得呢?許多朋友替公投法辯護,說上次大選亂象不該再次發生,且對「公投送終」一說多有譏笑:「只是改日期,又不是不給投票」,我卻以為這鐵籠更加嚴實,無異是關上未來公投的大門(按照舊法,今天應該舉辦核四公投;而法定的公投日期,在去年是個狂風暴雨的颱風天)。反滲透法就更荒唐了:一會兒說「沒被滲透何須擔心反滲透法」(那不是逃犯幹嘛擔心逃犯條例?)、一會兒說「條文在別部法規早就明訂」(那何必疊床架屋多立一部法?);十一月時力版沒過時說「直接二讀是什麼立法水準」,十二月逕付二讀、限期三讀叫做「守護臺灣」。先不管這部法被當作政爭的工具(採用「反滲透」此負面詞彙並指名道姓偵辦對象),就算法規本身沒問題,當人民產生擔憂時不是應該加強溝通嗎?怎會一邊聲援香港的反送中(法規本身沒問題,但人民不信賴中港的司法體系),一邊用家父長式的態度將法案強渡關山?上述引起的諸多疑慮,蔡政府不是選擇溝通與優化法條(例如填補境外勢力影響透明法草案的漏洞),而是直接將反對者打為滲透方,試想今日若是國民黨執政,這樣一部清算意味濃厚、內容卻多有闕漏的法案會引起多少反彈?
在仔細思量蔡政府的上述問題後,我認為她的作為與我的核心價值有所牴觸,那這個矛盾是否值得我投給她一票呢?若今天蔡韓選情拉鋸,我想我會基於「不作為等同漠視結果發生」的結論含淚投給蔡,屆時就真的是大局為重、相忍為國(至於之前國民黨民調時,說要支持較好對付的韓出線,現在卻在販賣亡國感那些人,我無法不鄙視他們。我那時就說,哪怕是一點機會都不能給韓,當時在那邊自作聰明現在我只能笑笑);但此刻我認為蔡已穩贏,很抱歉她就不缺我這票了。
近幾週許多人陷入焦慮,催票文宣紛紛出籠,深怕「高雄慘案」再度上演;身為去年準確說中韓國瑜至少贏十萬,被這些文稱為「先知」的一群,我選擇相信民調和身邊的抽樣。還記得臨醫所的郭英調老師曾說,民調其實「非常準確」,我們之所以有民調不準的錯覺,只是因為調查單位選擇性呈現結果而已。統計學是一門科學,當選前八間媒體只有兩間(三立、台灣世代智庫,前者的六都預測錯了一半,完全就是立場影響民調數字的最佳典範)說陳其邁會贏、另外六間都做出韓顯著勝出的數字時,所謂的「同溫層」到底有什麼依據說韓選上是意外?這次的選舉蔡韓民調相差30%就是不可動搖(代表最後應該至少贏10%),韓「民調蓋牌」的策略更影響不到個位數的差距。民進黨十月未公開的內部民調早就戲稱「韓逆轉勝的機會比彗星撞地球還低,區域立委才是戰場」,我不知道這時出來散播焦慮感是在搞哪招。講難聽點,這已經是民進黨史上最穩的一次,居然還選得不擇手段,各部會無視行政中立爭相出來擦脂抹粉、相互護航,面對不能再荒唐的對手如臨大敵,玩得極沒格調。同溫層所謂亡國感跟往常「中華民國要亡了」論調差別無幾,於我而言不過是另一群人自我號召的口號,原先是用以拉攏中間選民的手段,說到最後自己也深信不疑,整日活在恐懼中庸人自擾。
綜合以上,我想投給宋神掌的理由便十分明確了:認為蔡較好但就是賭爛她,於是報復性地投給形同廢票的候選人。就是這麼不理性的理由,林北的30元選舉補助款寧可給宋杯杯拿去養老,就是不吃亡國感那一套。說到底我是樂觀的,無論誰當選中共都無法輕易吃下臺灣,如果信任這裡的民主體制足夠健全,何必懷疑臺灣人的集體選擇?(順帶一提,「智力測驗」一說我也是極度反感。)
最後,之所以投給時代力量,是想把有力的監督者送進國會。我認為民進黨此次將繼續完全執政,為了防止蔡政府走向一言堂般的專制道路,監督的聲音必不可少,哪怕是條瘋狗、喜歡作秀、或是多所掣肘,只要該在野黨還是「臺派」,我就願意相信民主協商的機制會守護好法理秩序。出於這個原因,從一開始便決定當「側翼」,全力護航執政黨的台灣基進,便不值一哂了:放棄監督的在野黨,沒有在野的必要。
結語
假使我們粗略地把藍綠的調性二分,這次選舉可說是非常不典型。過去幾年,國民黨素有知識、菁英的白領形象,民進黨則慣以鄉土、草根自居;馬英九被稱為只看數字不識民意的「數字總統」,蔡英文則是只會喊漂亮口號的「文青」;國民黨以中華民國為號召,民進黨則以臺灣獨立為綱領,兩者對主權的堅持大異其趣。然而這次韓蔡對決,上述印象全被翻轉──韓自稱是「庶民」,塑造菜農對抗權貴階級的對比,喊出大量鼓動支持者的譬喻和口號;蔡端出漂亮的數據,主打「小英執政三年有成」,且一反臺獨包袱,言必稱中華民國。加上國民黨充滿爭議的不分區名單,親共的罵名難以洗清,主權牌一夕之間成為民進黨的有力武器。
然而我想強調的是,沒有人能強逼別人認同自己最重視的一塊。每個人都有自己重視的議題,民主自由、國家主權、進步人權、居住正義等等,例如核終就有不少把核電當成最高價值的人,「誰能重啟核四就投給誰,就這麼簡單」──你能說這些人幼稚、無知嗎?他們才覺得打主權牌的人荒謬,對他們來說,放棄核能無異放棄戰時穩定的供電,造成的國安危機不亞於和平協議。在這個關頭,我選擇相信民主最原始的意義:以多數決來代表人民的最大公約數。你打你的主權牌、我爭我的公投權,彼此都有等量的美的感受選出來的領導人將領著臺灣繼續前行,以他/她所代表的聲音為基礎。
2020年總統首投族,這是我的投票意志。

選前還加碼聲稱韓當選會加蓋核五核六,問題是韓(或以核養綠團隊)從未提到新增核電廠,
卻一直被反核團體和執政黨用來攻擊,這是不是假新聞要關三天?
※免責聲明:上述文章混合民調封關前、以及選舉日當天的記述,唯為避免誤蹈法網,文章於1/11下午五點才公開。
※開票後記:結果宋神掌總票數不到百萬,補助款一毛都拿不到,幫QQ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