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急診我曾兩次失去耐心,都是因為病人質疑醫療團隊、甚至言語攻擊自己時,我因防衛心態與自尊心而過度反應,這是我修養不夠的地方。「一把無明火,燒盡功德林」,要成為一名成熟的醫師,我還需要繼續修行。
標籤:
急診醫學科
-
-
醫勞盟日前呼籲指揮中心到一線視察,請他們看看報表外的真實世界。陳時中部長確實來了,他看到的是量能充足、動線完善、忙中有序的臺北榮總。我能理解院方高層的做法,但當臺大醫院、北市聯醫的工會都接連呼救時,讓部長看到美好的假象,真的有助於政策和勞權的改善嗎?
-
初來乍到的我找不著用具、換藥車的料件也多所闕漏,向護理師詢問只得到模糊的指示,還得自己到庫房備物;好不容易備好用品,床邊卻摸不到那福態身軀下的脈搏,家屬們眼睛又直勾勾地盯著我瞧,令我遲遲不能下針。一會兒老師又喊了兩床抽血,防護衣內的我急得大冒冷汗,終於在那堆疊的皮肉裡抽出鮮紅的血液,再跑到機器前送檢。
-
社區課程安排到長照機構放尿管、鼻胃管。以為這次總該有練習的機會了,結果當天發高燒被拖去急診留觀打點滴,一支管子都沒能放到。 繼放尿管前兩次病人自解、跳上床準備壓胸時病人復活、或掃超音波前機器故障等等事蹟後,這次直接一次性閃躲大量procedure,這什麼法術。
-
還沒抵達急診,就聽到一陣撕心裂肺的哭喊聲。那是病人的女兒,有人說她也是本院的護理師──就坐在候診區,旁人不知所措地試圖安慰著。我們走進外傷急救室,只見大家沉默地圍在床邊,而自動心肺復甦機孤獨地在病人胸口按壓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