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
標籤:

音樂劇

  • 藝文雜思

    恰到火候的愛情:《焢肉,遇見你》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8-10-05
    2018-10-05

    先前總覺得劇名取得不夠吸引人,但看完之後倒覺得恰到好處。劇情圍繞著女律師Renee的兩條愛情線展開,一邊是華麗但難以長存的牛排、一邊是樸實且悉心守候的焢肉,愛情與食物「meant to meet (meat)」的雙關不僅別出心裁,還適時地在劇情裡扮演重要的衝突點──兩個男人在商標權上的戰爭,何嘗不是他們面對戀人時所展現的愛情觀?

  • 藝文雜思

    歡樂卻不失哲思:《不讀書俱樂部Ep.2》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8-09-21
    2018-09-21

    「如果這世界造物的神想要我成為不同的人,那麼祂就會讓我用不同的方式生存。」以葡萄牙詩人佩索亞的詩集為名,《我的心略大於整個宇宙》在結尾回歸哲學層面,讓眾角色思考生活、迷失與成長。既然是部歡樂風格的劇作,這樣的結尾也許稍嫌突兀了些,但在演員們高舉to be continued的一片掌聲中,就讓我們期待C Musical繼續書寫這群不讀書的人的故事吧!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給人醫的信(三):關於長大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8-08-06
    2018-08-06

    我們在這條路上慢慢長大,作為從「索取」開始的小孩,在人醫得到愛、得到情感、得到說話的能力;接著我們成為老人,開始學習「給予」,明知大半的努力都將歸諸小孩,包含榮耀、包含舞台,卻還是奮不顧身。這個成長是痛苦的,下營後小孩會領悟到自己將失去聚光燈的照耀、甚至是來自上一屆的關愛,爾後決定付出所有來換取給下一屆孩子的掌聲;經歷這一切仍然無怨無悔者,留下成為顧問,在眾人忘記你也有喜怒哀樂時,安頓好全營的情緒 …

  • 藝文雜思

    「不愛讀書」的奇蹟:《不讀書俱樂部Ep.1》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8-04-01
    2018-04-01

    本劇打著「影集式音樂劇」的名號,雖然未把劇情交代完整,卻在如何逗笑觀眾上下足工夫。一個半小時的演出中,主角午吉是唯一擁有較多背景介紹的人,而其他角色縱使各自佔有小篇幅的自介,卻只是作為連結「書店」和凸顯午吉軟爛的功能性配角。然而,喜劇色彩大大降低觀眾對於劇情邏輯或角色描繪上的要求,刻意誇張化的肢體動作、到位的演技與適時與觀眾互動的橋段,都使這部戲徹底走向輕鬆、娛樂性的風格,也讓觀眾始終笑得開懷。

洪邦喻 B.Y. Hong

洪邦喻 B.Y. Hong

我是邦喻,今年28歲,金牛座。
臺北榮總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。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醫師科學家組、
暨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畢。

希望自己成為與眾不同的醫生,
喜歡用不同的形式和自己或他者對話。

自許是一個創作者,腦袋總有點子在醞釀;
近年跳進ACG的坑,熱衷於現地參戰與聖地巡禮。
期許自己在承擔白袍的重量時不忘初衷,
朝自己的理想努力邁進。

近期文章

  • 家醫日記3:觀察就好
  • 家醫日記1:Vibe coding
  • 活著的缺席,不在場的生命:《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》
  • 2025瀨戶藝:黑暗的歷史、島上的光-大島
  • 與所望見的風景,在迷茫中同行
  • 歪兔日記5:醫師的價值
  • 歪兔日記4:宛如地獄
  • 歪兔日記3:執著的迴圈
  • 歪兔日記2:千杯不醉的孩子
  • 歪兔日記1:深夜裡的歌聲

© 2021-2025 邦邦的日常隨筆 | Created by Bang-Yu Hong|All rights reserved.

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