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
標籤:

陽明

  • 社會評論

    關於反送中:陽明連儂牆×香港一百日展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9-09-25
    2019-09-25

    所以這即是我的表態:我相信群眾有權在安全的環境下和平表達自己的意見,也願意和反對獨裁政權入侵的香港人站在一塊;我認為執法者應當公正、政府應當依法行政;我希望政府能傾聽人民的聲音,維護好「民主」這雖有缺陷、但卻是最適合當下的制度;在高牆與雞蛋間,高牆必須自我克制,因雞蛋縱使可能有錯,高牆還是能輕易主宰他們的生死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社評頒獎典禮評審致詞稿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9-07-30
    2019-07-30

    身為四年不退的社團人,社評對我來說是令人困惑的:一方面自己替十字軍拿過優等,認為按照評鑑標準逐項準備並無困難;一方面看到社團遇上各種危機,社評似乎卻無助改善惡劣生態,便覺評鑑是否僅是形式,實質上除了增加學生負擔別無用處?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編劇內心話:醫夜大四劇《110》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9-06-01
    2019-06-01

    媽媽看完大四劇問我,「這是你的故事對吧。」 我說,裡面的台詞都是真實發生過的,包含爸媽、室友、愛情、和自己想追求但無法企及,強大的同學們。但這不僅是我的故事,它是所有人的故事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第一屆藍花楹文學獎《杯狀細胞》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9-05-13
    2019-05-13

    或許淹沒他的不只是黏液。他注意到在他插手那起紛爭之後,T在學餐躲了他三次、P對他的探望變得冷淡,C甚至沒再讀過他的訊息,雖然老人們向他保證所有事情都將回到正軌,他還是一頭撞進迷惘的漩渦裡,忘記自己為什麼還在這裡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你好,我是系壘的總教練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9-03-15
    2019-03-15

    沒錯,在這個霸氣十足的稱號背後,真相即是如此殘酷:大四帶隊組中,隊長崇銘扛下長打責任、堃育也終究在投手丘上獨當一面,至今還無法先發上場的我大概是稀有動物。說實話心情當然很悶,假日出外比賽幫忙提球具餵拋球,弄得一身雨水和滿褲紅土,還是輪不到自己上場威風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給人醫的信(六):一場迷航的夢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9-02-25
    2019-02-25

    人醫,一場甜美、感動、傷感、痛苦的大夢。至今為止它赤裸裸地坦白著一切,我們的快樂悲傷、我們的愛恨嗔癡,它終將成為我們生命的嚮導,雖然現刻我們正因它而迷航。於是只能默默祈禱,這場夢將走向一個好的結局,而我們只是還未走到最後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中醫先知,還是科學神棍?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9-01-06
    2019-01-06

    不愧是赫赫有名的江博士,一上來就在簡報毫不隱諱地秀出他自豪的經驗;隨後充斥簡報的巨大新細明體,令人不禁感嘆江博士不拘小節的人生態度──莫聽穿林打葉聲,何妨吟嘯且徐行。人們說新細明體醜陋,我就要放上80號字的新細明體;人們笑外星人研究是瞎扯,我就用一輩子捍衛我的信仰。果然豪放!偉哉江博士!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我和我的室友們:110生態觀察日誌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8-09-28
    2018-09-28

    醫學系110級的同學都知道,男三深處的110房,住著一群奇怪的人們。秉持著地理位置方便、懶得清洗浴室,或是「維持品牌形象」等無可確知的理由,他們在這個終年沒有日光透入,陰暗潮溼到連白蟻都放棄攻擊的角落,一住就是數年。四顆不甘邊緣的心始終蠢蠢欲動,作為其中之一的筆者很榮幸和這群傢伙成為室友,因此決定提筆記錄,希望在大四即將「分道揚鑣」的此刻,留下我們的故事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給人醫的信(二):關於三長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8-08-01
    2018-08-01

    之後我履行了對自己的承諾,用盡全力去保護這群脆弱的老人們。他們找我聊天、找我訴苦、找我抱怨,就算在區段前一天我也無怨無悔;他們說我是最貼近小孩的顧問,說我是個溫暖的人。我看著BA本上滿滿的文字就想哭,他們寫下的一切讓我覺得所有付出都有了意義,但我真的是溫暖的人嗎?人醫濃厚的情感如同毒藥,渴望著被需要的我,無法離開這些人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六月雜記:原諒我不明白你的悲傷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8-07-03
    2018-07-03

    屬於六月的合照留給郁晴和任佑哥。在我社團玩得瘋狂的六年裡,她們是我最「非典型」的夥伴了吧──不談青春夢想、沒有深厚感情,無須負擔太多領導壓力,終點線僅是把一個百人大社推上社評優等的舞台。不過那些整理資料的夜晚、那個組織跑考後拚命衝下山,只為了和他們一起在台前合影的強烈情緒,卻是貨真價實的。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
洪邦喻 B.Y. Hong

洪邦喻 B.Y. Hong

我是邦喻,今年28歲,金牛座。
臺北榮總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。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醫師科學家組、
暨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畢。

希望自己成為與眾不同的醫生,
喜歡用不同的形式和自己或他者對話。

自許是一個創作者,腦袋總有點子在醞釀;
近年跳進ACG的坑,熱衷於現地參戰與聖地巡禮。
期許自己在承擔白袍的重量時不忘初衷,
朝自己的理想努力邁進。

近期文章

  • 家醫日記1:Vibe coding
  • 活著的缺席,不在場的生命:《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》
  • 2025瀨戶藝:黑暗的歷史、島上的光-大島
  • 與所望見的風景,在迷茫中同行
  • 歪兔日記5:醫師的價值
  • 歪兔日記4:宛如地獄
  • 歪兔日記3:執著的迴圈
  • 歪兔日記2:千杯不醉的孩子
  • 歪兔日記1:深夜裡的歌聲
  • 卓越的另一種選擇

© 2021-2025 邦邦的日常隨筆 | Created by Bang-Yu Hong|All rights reserved.

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