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
標籤:

人醫營

  • 路障日記

    路障日記13:斜槓醫學生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21-08-26
    2021-08-26

    錕P說世上沒有天才,他錯了,醫學系多的是天才。我掙扎許久試圖走出自己的路,卻還是得仰望著一些我完全無意追逐的神人。但斜槓與否難道真的有答案嗎?留言嘲諷錕P食古不化的人當中,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多元發展,卻又在任一領域成為頂尖?他們舉例的人物,不正是因為成為那極少數的成功者才被世人推崇?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國考前,來獨力辦一場展覽!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20-06-10
    2020-06-10

    今年是陽明45週年的校慶,也是陽明大學最後一次的校慶。作為最能代表本校精神的十字軍社社長,我希望在合校前能夠梳理這所學校、以及眾多服務隊的悠久歷史,尋找師長口中的「十字軍精神」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把燈點亮,我們於此交會:始結劇《Serendipity》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9-08-28
    2019-08-28

    堅持理想很難,勇於突破很難,誠實面對自己很難。可生命何嘗又有簡單的事情?人們自顧不暇地活著,沒有人有義務理解你的種種。電話亭也許就是黑暗裡出現的救贖,它無私地傾聽你當下的迷惘、憤懣與悲傷,等到自己足夠堅強、而那些傷口也都結痂的時刻,才發現支撐你的從來不是別人,而是逐漸成長的自己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神話終將化為虛無:實境劇《Apocalypse》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9-08-04
    2019-08-04

    這是個無神的時代,前人血淚的教訓,在史書中化為神諭流傳下來,人們卻總是一再遺忘、一次次重蹈覆轍。這也是個怪力亂神的時代,為了合理化人性中種種缺陷,人們假託神話與經典,將罪愆歸因於千年以前的因果。「歷史反覆,可人心從來都沒有變過。」黑衣人們如此吶喊,身為天使、說書人、預言者,他們無可避免地見證悲劇再次上演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第一屆藍花楹文學獎《杯狀細胞》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9-05-13
    2019-05-13

    或許淹沒他的不只是黏液。他注意到在他插手那起紛爭之後,T在學餐躲了他三次、P對他的探望變得冷淡,C甚至沒再讀過他的訊息,雖然老人們向他保證所有事情都將回到正軌,他還是一頭撞進迷惘的漩渦裡,忘記自己為什麼還在這裡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給人醫的信(六):一場迷航的夢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9-02-25
    2019-02-25

    人醫,一場甜美、感動、傷感、痛苦的大夢。至今為止它赤裸裸地坦白著一切,我們的快樂悲傷、我們的愛恨嗔癡,它終將成為我們生命的嚮導,雖然現刻我們正因它而迷航。於是只能默默祈禱,這場夢將走向一個好的結局,而我們只是還未走到最後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給人醫的信(五):寒體營後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9-01-21
    2019-01-21

    懷抱著滿滿感性,我在去年寒體營後這樣寫下;唯一沒料到的,大概就是我還繼續在這裡刷存,明明大四了卻還沒成為「過客」吧。答應雅淇輪到我任性一次,這一週已經聽了二十小時讓人心累的告解,我需要給自己放個寒假──總之這禮拜開始,如果不是來閒聊、撒嬌、揪出遊的,解憂雜貨店要首次拉下鐵門,讓老闆專心做實驗啦。

  • 社會評論

    惡魔也需要辯護人?聽黃致豪演講有感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8-10-31
    2018-10-31

    縱使情感上難以接受、立場也有部分不同,筆者對黃致豪律師的原則仍是肅然起敬:當我們亟欲將罪人從社會永遠排除時,他謹記法律之前人人平等,願意挺身而出,不為名利地替他們辯護。從法扶、廢死一路走來,黃致豪律師知其不可而為之,縱使承受臭名、招人咒詛,他仍堅持自己的理想。聽了這場分享後,吾人對他所捍衛的價值、以及付出的心力,著實深感佩服!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給人醫的信(四):關於傷口,和我們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8-09-29
    2018-09-29

    在人醫如此情感複雜的地方,常常有一群人的聲音消失在大家眼前。他們被期待解決完所有問題、吞納進所有情緒,卻鮮少有人注意到他們的傷口。因此我決定寫下這封信,不是為了告訴大家他們多辛苦、更無意讓任何人再次受到傷害,而是希望老人小孩們知道,在那些你們認為黑暗的時刻,這裡仍舊有愛。 記,22屆顧問們的故事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給人醫的信(三):關於長大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8-08-06
    2018-08-06

    我們在這條路上慢慢長大,作為從「索取」開始的小孩,在人醫得到愛、得到情感、得到說話的能力;接著我們成為老人,開始學習「給予」,明知大半的努力都將歸諸小孩,包含榮耀、包含舞台,卻還是奮不顧身。這個成長是痛苦的,下營後小孩會領悟到自己將失去聚光燈的照耀、甚至是來自上一屆的關愛,爾後決定付出所有來換取給下一屆孩子的掌聲;經歷這一切仍然無怨無悔者,留下成為顧問,在眾人忘記你也有喜怒哀樂時,安頓好全營的情緒 …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
洪邦喻 B.Y. Hong

洪邦喻 B.Y. Hong

我是邦喻,今年28歲,金牛座。
臺北榮總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。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醫師科學家組、
暨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畢。

希望自己成為與眾不同的醫生,
喜歡用不同的形式和自己或他者對話。

自許是一個創作者,腦袋總有點子在醞釀;
近年跳進ACG的坑,熱衷於現地參戰與聖地巡禮。
期許自己在承擔白袍的重量時不忘初衷,
朝自己的理想努力邁進。

近期文章

  • 家醫日記1:Vibe coding
  • 活著的缺席,不在場的生命:《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》
  • 2025瀨戶藝:黑暗的歷史、島上的光-大島
  • 與所望見的風景,在迷茫中同行
  • 歪兔日記5:醫師的價值
  • 歪兔日記4:宛如地獄
  • 歪兔日記3:執著的迴圈
  • 歪兔日記2:千杯不醉的孩子
  • 歪兔日記1:深夜裡的歌聲
  • 卓越的另一種選擇

© 2021-2025 邦邦的日常隨筆 | Created by Bang-Yu Hong|All rights reserved.

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