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在這條路上慢慢長大,作為從「索取」開始的小孩,在人醫得到愛、得到情感、得到說話的能力;接著我們成為老人,開始學習「給予」,明知大半的努力都將歸諸小孩,包含榮耀、包含舞台,卻還是奮不顧身。這個成長是痛苦的,下營後小孩會領悟到自己將失去聚光燈的照耀、甚至是來自上一屆的關愛,爾後決定付出所有來換取給下一屆孩子的掌聲;經歷這一切仍然無怨無悔者,留下成為顧問,在眾人忘記你也有喜怒哀樂時,安頓好全營的情緒 …
陽明紀事
-
-
之後我履行了對自己的承諾,用盡全力去保護這群脆弱的老人們。他們找我聊天、找我訴苦、找我抱怨,就算在區段前一天我也無怨無悔;他們說我是最貼近小孩的顧問,說我是個溫暖的人。我看著BA本上滿滿的文字就想哭,他們寫下的一切讓我覺得所有付出都有了意義,但我真的是溫暖的人嗎?人醫濃厚的情感如同毒藥,渴望著被需要的我,無法離開這些人。
-
屬於六月的合照留給郁晴和任佑哥。在我社團玩得瘋狂的六年裡,她們是我最「非典型」的夥伴了吧──不談青春夢想、沒有深厚感情,無須負擔太多領導壓力,終點線僅是把一個百人大社推上社評優等的舞台。不過那些整理資料的夜晚、那個組織跑考後拚命衝下山,只為了和他們一起在台前合影的強烈情緒,卻是貨真價實的。
-
一路從填表、接下負責人到上戲,我大概是撞到頭才會冒死一頭栽下;然而能在大三瀕死過這麼一次,活過來的感覺,真的很好。 下戲了,疲憊的人們終於能寧靜地睡上一覺,向多日未眠的身體輕輕道聲:晚安,晚安。
-
時隔一年終於邀成的《地球人遇見小王子》,那個跟老師待在音前準備的午後仍歷歷在目;劇場裡我笑了也哭了,慶幸自己想把小王子帶進陽明的執著,就像婷嫣所說,好像圓夢了一樣。散場後獨自拖著地,突然發現在人醫當學務時何其幸運,有一群人彼此扶持著,每個順利的環節都來自五個人的同心協力,於是更加感激。
-
時間飛逝,第三屆陽明藝術季「地糧」感覺只是不久前的事,第四屆便在三月揭開序幕。今年藝術季以「囈議」為主題,兼談私領域的情感表達、與社會議題的表述,希望體現囈議交相義,臻至真理的面目。身為藝術季的籌備人員,便想趁此以鮮為人知的視角,在「within」的位置記下自己的心情。
-
第六次跑捷運大遊戲,興奮的心情和想贏的衝勁一直都是一樣的,不曾變過。非常喜歡活動們的創新,結合文化背景、博弈賽局與任務積分的TaipEstate帶給我的新鮮感絕不亞於第一次試跑The Golden Mr.T的驚奇;有幸在昨晚見證它被精雕細琢的過程,除了四位活動的嘔心瀝血外,簡直能稱得上是藝術品。雖然大家回饋得踴躍,但我私心覺得它已接近穠纖合度,增減幾分都得小心翼翼。
-
近來與生活對話了許多,從身旁的人事物、未來的生涯、到看過《親愛的人生》後,舞台上那些輕如鴻毛重於泰山的記憶片段,所帶給自己的感動與震撼──就像四散的彩蛋一樣,我們徬徨著前行,偶爾拾起路上的驚喜,下一段路的風景又將不同。
-
這個月屬於被緊逼的各種死線,解剖刀若從頭頂一刀劃下,大概會看到花花綠綠的共筆填塞於器官之間,生吞活剝,幾乎要消化不良。考場雖如戰場,劫後餘生的幾天仍不平靜,能睡的空檔比一日一考時要少:社醫報告、解剖心得、導生聚、小家排戲、PBL組聚、顧問劇。後者是從來沒想過的經歷,徹底壞掉的那幾天,連小孩都看得出異狀,後來中了流感想必是受到報應。
-
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成為魅影的,僅是聽從命運的安排,年年如此,順其自然。平時穿梭在小孩和老人之中,安靜地聽著看著,如出一轍的天馬行空、似曾相識的笨拙演技。過去的紀錄裡,有些魅影就此沉寂、有些則在別的領域突破自我、有些則不甘寂寞,誓言比勒胡筆下的劇院之鬼更加活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