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

陽明紀事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成長的起點:我們的第一個舞台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8-01-31
    2018-01-31

    「文藝乃人醫之骨幹,創作則是我們原始的本能。」 不知從何時開始,人醫人在同學眼中,總是和「戲劇」、「文青」等字眼連結著;而我們也確實孜孜不倦地在劇本與文章中投入生命,無所畏懼地往自己的靈魂深處探去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告別2017:記大二的年少輕狂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7-12-31
    2017-12-31

    大二是年少輕狂的一年,張開手就能擁有全世界;有好多人陪著自己作夢,也帶著一群人一起追夢。在人醫寫下的故事一言難盡:和最棒的學務夥伴做了許多了不起的事、與喜歡的女生談了場戀愛、看著孩子們做出超乎水準的劇,雖然累到無暇睡眠、又在比其他人繁重的課業裡掙扎著,還是好開心好開心,嘴角一牽就溢出好多笑聲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寫得再慢,都想親自送到你們手中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7-11-30
    2017-11-30

    點心計畫轉眼間也來到三十篇了。原本的構想是每天記下一兩句心情,沒想到寫長文的習慣改不掉、心思又過於絮絮叨叨,不知不覺便寫了上萬字。最大的收穫是發現生活的充實,當睡不飽與區段告急的戲碼一再上演,室友與我同樣搞不清楚時間都去哪兒了,仔細審視才發現日子的軌跡並不單調──人醫、出遊、課程和PBL,過去以為不斷重複的日常,其實都值得好好珍藏起來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十月雜記:第一百天的告白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7-10-29
    2017-10-29

    所幸緻密的日子裡還是有不少光能透進來。眾神雲集的混in October工作坊、匯集各式故事的夏日囈語、紹華老師的講座,到參加第五次的中研院開放日,只能說越是單一的生活,驅使人不務正業的動力就越高呢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我是紹勛,宿營二小的假新生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7-09-12
    2017-09-12

    謝謝你們陪紹勛再次瘋狂,我會記得這三天所有人真誠的笑容、放肆在豔陽下奔跑的身影、還有居然能完整跑完RPG九條線的滿滿活力。營火晚會連跳三年的拜火舞、至今仍然黑人問號的晨操、高效率清空食材的BBQ,一切都是那麼熟悉,卻又如此令人懷念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Mixer:調酒師,還是搗蛋鬼?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7-09-06
    2017-09-06

    還記得第一次進到Demuh這間酒吧喝酒,乙醇的刺激直衝腦門,竟然糊里糊塗就答應店主人留下工作。有些時候覺得那晚好像把靈魂給賣了,只因為酒的誘惑、美好、墮落、終結⋯⋯而一腳踏進這個複雜的圈子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窺,醫師這條路:見習第一線訪談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7-08-31
    2017-08-31

    披上白袍以後,心中便多了一份使命感;課本上精細的人體結構與各種疾病真實地出現在眼前時,才真正感受到醫師這個職業迷人之處。編輯部很榮幸邀請到帛威學長、佑詳學長、和王署君老師接受訪談,聊聊見習第一線的情景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剛剛好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7-08-18
    2017-08-18

    提起簡單的行李,信步往一條雜草叢生的小徑走著,慶幸這裡的風景依舊,應該不會迷路。路旁是種他喜歡的植物,據說根可以拿來做中藥,清熱生津、除煩止嘔⋯⋯當時聽他滔滔不絕地說著,彷彿這植物是他尋覓多年的真愛。一年以前,我們同時從生科系休學,我重考醫學、他重考植病;我在家抱著哥哥的參考書苦讀,他則在離老家不遠的地方租了間鐵皮屋,研究那株他愛得不可自拔的品種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給人醫的信(一):加人醫的告知同意書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7-08-05
    2017-08-05

    最重要的是,你找到了成為一個人醫人的好理由。 你可能真心討厭讀書會、或是排斥寫劇本演戲,但當你擁有一個能說服自己的好理由,那時你才真正屬於這裡。可能是喜歡跟同伴們熬夜開會,凌晨時一起去吃永和豆漿;可能是喜歡在開會極冗時放起音樂,跟大家在PBL室裡就唱起歌來;可能是想揪吃飯看電影時,只要把聊天框打開,隨時都能找到人陪你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外星人,這是我寫給你的一封信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7-07-31
    2017-07-31

    那時,狐狸跟小王子說,只有用心靈才能看見事物的本質,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看不見的。我想我也還在尋找那個平衡點,外星人。你愛上了一朵玫瑰,我則愛上一支蘆葦;大家都以為她足夠堅韌,我卻沒能看見她的脆弱。如果我也能回到我的星球,我想我會聽從那隻狐狸的勸告,傾聽她心裡的聲音,溫柔地替她澆灌、撫摸她隨風擺盪的莖葉、替她阻擋足以摧折她的風風雨雨。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
洪邦喻 B.Y. Hong

洪邦喻 B.Y. Hong

我是邦喻,今年28歲,金牛座。
臺北榮總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。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醫師科學家組、
暨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畢。

希望自己成為與眾不同的醫生,
喜歡用不同的形式和自己或他者對話。

自許是一個創作者,腦袋總有點子在醞釀;
近年跳進ACG的坑,熱衷於現地參戰與聖地巡禮。
期許自己在承擔白袍的重量時不忘初衷,
朝自己的理想努力邁進。

近期文章

  • 家醫日記1:Vibe coding
  • 活著的缺席,不在場的生命:《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》
  • 2025瀨戶藝:黑暗的歷史、島上的光-大島
  • 與所望見的風景,在迷茫中同行
  • 歪兔日記5:醫師的價值
  • 歪兔日記4:宛如地獄
  • 歪兔日記3:執著的迴圈
  • 歪兔日記2:千杯不醉的孩子
  • 歪兔日記1:深夜裡的歌聲
  • 卓越的另一種選擇

© 2021-2025 邦邦的日常隨筆 | Created by Bang-Yu Hong|All rights reserved.

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