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
陽明紀事

笛音中的集體沉眠:人醫深度劇《沉》

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7-01-16
2017-01-16 308 次觀看
308

今年深度劇選擇在寒體營時演出,雖然準備時間略顯匆促,但這一屆人醫的孩子個個表現傑出,讓人不禁期待他們未來究竟能成長到什麼境界。在四齣深度劇中,我最喜歡第四小家的作品《沉》,因此我決定以觀眾的角度來撰寫一篇劇評;而除了當場觀看的體驗以外,我也參照了他們的劇本與演出照片,作為評析的內容。我必須說,此劇縱為大一小孩的處女作,然其結構完整、劇本精采、演技驚人,敝人拙見未必能寫出四小成員的創作原意,謹以此文向他們致意。

本劇主題為《沉》,以「沉睡」為故事主軸,圍繞在小鎮一則古老的故事展開:

「傳說中,有個吃夢的怪獸,叫做夢貘『薩格拉斯』。他傳唱在人們的口中、他存在人們的夢裡。美夢是他奢華的饗宴、惡夢是他至高的甜品。當你成為他的獵物,你會陷入永恆的沉眠⋯⋯」

沒想到此時此地,夢貘的惡夢捲土重來,村民一個一個陷入沉睡,醫生們亦束手無策。在絕望與猜忌的氛圍下,村民將矛頭指向傳聞中,帶著夢貘邪惡血脈的「艾德蒙家族」,而將梅森醫生送上絞刑台;沒想到,劇情最終急轉直下:導致村民昏睡不醒的罪魁禍首,竟是暗中進行人體實驗的戴莫醫生⋯⋯


在劇本方面,據說是從某桌遊發想,結構與故事性十分完整。由古老傳說而起、承接因昏睡病而出現科學與迷信的兩方耳語、轉折於妹妹的昏睡不起與梅森之死、最終收在真相的揭露、戴莫醫生的人格掙扎和抉擇。在村民眼中最值得信賴的醫師「戴莫」(取自惡魔demon之意)、與其代表良知和感性的人格「村長」,兩角間呈現出的內心糾結十分揪心:

村長:「不、不對、不存在、薩格拉斯不存在,這是不可言說的禁忌,你們什麼都沒聽到!夢貘之名只能流傳於暗夜的耳語之中。」──第一幕

戴莫:「你知道在棋盤上,最不自由的棋子是哪個嗎?」
村長:「⋯⋯國王?」
戴莫:「(搖頭)是主教。」
村長:「主教?作為宣揚福音的聖職祭司,主教被賦予縱橫大地的能力,怎麼說是不自由呢?」
戴莫:「因為主教一旦生於黑暗,便注定無法為光明祝禱。」──第三幕

村長:「曾經我以為已經擁有一切,直到卡洛琳出事,才發覺那些都是虛假的。」
戴莫:「(起身背對村長)曾經我也以為真相近在咫尺,然而一切始終沉睡於我們的夢裡。睡吧,我的朋友,把一切都忘記,然後⋯⋯(離開,燈暗)睡吧!」──第三幕

存孝與欣倪有許多對戲,兩人作為全劇核心角色,演技非常引人入勝。(圖:廖庭緯)

而第五幕與第七幕各使用近一幕的長度描寫兩角的情感拉扯,亦是十分細膩,充分展現出主角戴莫醫生的內心世界。值得一提的是第七幕所用的兩次「彈指」,縱使是個小動作,對我來說卻非常具有戲劇張力。如同《出神入化2》中作為催眠的手法,此幕最後戴莫也是用來催眠、瓦解自己欲拋棄的人格:

戴莫:「你現在,看到你前方的那扇門,打開後你會聽到笛聲⋯⋯接著你感覺自己眼皮好沉、好沉⋯⋯陷入沉睡,永遠不再甦醒。」(彈指,村長倒下)

除了這兩位主角外,其他角色亦描寫得很深刻,包含村民之間的嘲弄與耳語、恐慌紛亂時的爭執、處刑時的景象(雖然自己不是沒寫過類似的設計,但我仍對村民往舞台扔擲石塊此段感到驚艷);梅森醫生要求村民相信上帝、以及受刑時的台詞(獨白、與戴莫的對白)等。整篇劇本的台詞都經過雕琢,縱使使用了近似文學寫作的對白,仍然不會太過艱澀、刻意,反而為此劇的故事性大大加分。

在舞台設計方面,我最喜歡的畫面是第二幕的這段:

村民爸爸陷入沉睡,眾人一片慌亂,終將恐懼轉為仇恨。(圖:廖庭緯)

村民:「何須爭論?薩格拉斯是存在的,誰也無法否認。逃跑吧,離那邪惡的家族越遠越好、越遠越好!」
眾村民:「(坐起,一起大叫)邪惡的家族,越遠越好、越遠越好!」

這一幕的「交錯獨白」,雖是人醫常見的手法,但此幕每個角色的站位、動作(輪流倒地與站起)、燈光設計都可說是精心安排;尤其在群眾同聲時,情感的穿透力是異常強烈的。在此必須稱讚四小的用心,讓舊手法以不同的樣貌進化了。(據聞四小老人在舞台設計上功不可沒,故同時也向他們致敬:小孩與老人共同成就了一齣了不起的劇!)

此外,側舞台的使用也很恰到好處。(圖:廖庭緯)

在演技方面,二小的《谷》與四小的《沉》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演出;但比起二小選擇讓一個角色技壓全場,四小整體來說更為一致。每個演員盡己之力詮釋角色的心境,情感、口白、動作都讓人稱許,看戲時很容易讓觀眾融入。存孝善於使用多元的表情、細膩的動作,從開場就能吸引觀眾的注意;欣倪的情感非常投入,冷靜、冷酷、痛苦而平復的過程毫無不自然之處;資元詮釋專業而虔誠的梅森醫生很到位,受刑幕傳達出絕望的心境,椎心得讓人不忍看下去;沂廷與品臻的搭配簡直就像真正的一對兄妹。此外,郁勛提到欣倪「抱嬰兒」的動作也經過存孝指導,讓我非常佩服:連細節都能一絲不苟地處理,四小未來的演技實是不可限量。但是,此劇唯一明顯的缺點卻是全劇的致命缺陷:所有演員的聲音皆偏小,觀眾聽起來稍嫌吃力。

資元扮演虔誠的醫生,表現可圈可點。(圖:廖庭緯)
可能是個人特質與服裝的緣故,沂廷跟品臻的搭配,很有兄妹的味道。(圖:廖庭緯)

在音樂方面,穿梭全劇的吹笛人貌似取材於〈哈梅爾的吹笛手〉、笛聲則取自〈莫爾道河〉的一小段,暗指流言的傳播。笛音在全劇中堪稱為畫龍點睛之重要元素,而其他背景配樂聽起來也不會很刻意,可以適時推動氣氛,卻又不干擾觀眾的情緒。

眾人皆睡。吹笛手由床上緩緩起身,環顧周遭沉眠之人。(圖:廖庭緯)

最後吹笛人的台詞,帶出此劇最深層而震懾人心的主軸:

「在互相猜忌之時、在互相厭棄之時,沉睡之人與甦醒之人的分別,大概,也不是那麼明顯了吧。」

患病的村民永遠地沉睡了。
戴莫醫生沉溺於愛女的憾事,不惜讓村民成為實驗的祭品。
一開始對「拿蔥治感冒」謠言嗤之以鼻的村民,因為疾病的蔓延而失去理智,急於終止一切而成為輿論殺人的凶手。他們被謠言所蒙蔽、被恐懼所催眠,沉陷進戴莫醫生與自己編造的謊言。

一個被病魔壟罩的小鎮,終究被薩格拉斯給徹底噬去,陷入集體的沉睡。再也無人能保持清醒。


綜合來看,第四小家的深度劇頗具水準,無愧歷屆四小的優良傳統。事實上,看完這屆四個小家的深度劇後,我非常感動與驚嘆。一方面覺得某些小孩分到不同劇組實在有點可惜,一方面也希望大三能繼續留在人醫,親眼見證這群小孩的成長。

今年七月,第二十一屆人醫營的晚會劇上,期待看到二十二位熱愛演出的小孩們,在燈光、音樂、掌聲環繞的舞台上,展現出自己最閃耀的模樣!

第四小家深度劇《沉》謝幕照(圖:廖庭緯)

第二十一屆陽明人醫營 寒體營深度劇
觀賞日期:106/1/16
演出地點:音前

人醫營深度劇藝空間陽明
上一篇
《夢蝶》:黑白同色,生死如夢
下一篇
所以,就慵懶地大吼大叫吧

推薦文章

卓越的另一種選擇

最好與最壞都是現在進行式:新傳獎得獎感言

碩論謝辭:奇蹟和魔法都是存在的!

失序的院校防疫政策?談大疫下的學權議題

陽明交大合校,NYMU的最後一天

國考前,來獨力辦一場展覽!

第二屆藍花楹文學獎《鼠》

陽明九景文學獎《在燈暗與亮起之間》

室友進院了,我還在區段地獄

把燈點亮,我們於此交會:始結劇《Sere...

留言 取消

儲存留言設定

洪邦喻 B.Y. Hong

洪邦喻 B.Y. Hong

我是邦喻,今年28歲,金牛座。
臺北榮總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。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醫師科學家組、
暨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畢。

希望自己成為與眾不同的醫生,
喜歡用不同的形式和自己或他者對話。

自許是一個創作者,腦袋總有點子在醞釀;
近年跳進ACG的坑,熱衷於現地參戰與聖地巡禮。
期許自己在承擔白袍的重量時不忘初衷,
朝自己的理想努力邁進。

近期文章

  • 家醫日記1:Vibe coding
  • 活著的缺席,不在場的生命:《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》
  • 2025瀨戶藝:黑暗的歷史、島上的光-大島
  • 與所望見的風景,在迷茫中同行
  • 歪兔日記5:醫師的價值
  • 歪兔日記4:宛如地獄
  • 歪兔日記3:執著的迴圈
  • 歪兔日記2:千杯不醉的孩子
  • 歪兔日記1:深夜裡的歌聲
  • 卓越的另一種選擇

© 2021-2025 邦邦的日常隨筆 | Created by Bang-Yu Hong|All rights reserved.

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