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學第八週、室友進院第三週。
醫四是座人間地獄無誤。雖已做足心理準備,但考試一多(例如紛至沓來的呼吸、病理、耳鼻喉、內分泌),脖子就像被勒住一般。倒不是說考試難到逼死人,而是那種不容質疑的壓迫感,無限擠壓著你的時間、睡眠、思辨能力。囫圇吞棗地把共筆內文塞進腦海、依賴考古甚至不求甚解地背下答案、獲知考點的喜悅超過獲得知識的渴望⋯⋯就像耳鼻喉考完了,我卻尚未搞清楚半規管控制眼外肌的機轉,只能機械地背誦同側對側上直下斜,然後帶著愈發加重的罪惡感迎向下個科目。
寢室內是另一種風景。大五開始進院見習,看見他們穿著襯衫出入、或是同屆的IG寫著今天跟了什麼刀、看了什麼病人,感覺仍是十分怪異──彷彿他們已是進入職場、開始閱覽社會百態的「大人」,而我們還是被困在考試迴圈、不諳世事的學生。一方面羨慕他們走入自己嚮往已久的場域,一方面則感到驚恐:七點以前要出門、回到寢室就讀書,進院後自由的時光已經過去,取而代之的是再也不容任性的作息。
所幸他們很樂意談論院內生活,讓困於共筆堆中的我能偶爾跳脫生硬的文字,身歷其境地去想像病房、刀房內的情景;而他們描述手術和問診過程時,也讓講義上的敘述多了份真實感。比起考完對答案又拿到一個A+,得知「這些知識真的有用」、「病人真的有這些症狀」、「刀開進去真的會看到這個畫面」,無疑更加激勵人心。
特別謝謝子傑。雖然我知道卷哥的腦袋本就不會像凡人一樣在考後格式化,但每次我回頭拋出一個名詞、一種藥名、甚至是弄不懂的考古題,竟都能立即獲得回覆(或是馬上查到資料給我),便覺得自己還是差了一個檔次;然又感到十分幸運,大五還能被學霸室友罩,必定是上輩子燒了不少好香。
很快又是下個考試,然後是共筆、醫社報告、PBL的複數循環。已快成為實驗室的失蹤人口、說好的慢跑和重訓也未能實行(我不知道為什麼前一屆大四時看來如此愜意);雖自己的狀態絕非憂鬱或疲倦,不知怎地就是想寫寫現刻的心情,某種逆來順受、對未來的困惑以及夜半兀自的感嘆──比如說原以為離開人醫會讓人難以適應,但當兩週內有四十幾本共筆要讀時,那些情感連結便麻痺了。
也許這是學醫路上必經的一段,但若有一絲改變的可能,願學弟妹經歷的能是更有人性、更不使心靈困乏的大四生活。

至少討論課還滿開心的,醫四沒什麼照片可選,就放上這張偷拍照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