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篇是我碩士論文的誌謝,從去年開始寫但今天才完成XD
考慮到這一頁通常只有教授會讀到,為讓心意傳達給所有想感謝的人,決定將內文轉載至此,茲以為記。
奇蹟和魔法都是存在的。
我指的不是內頁裡冷冰冰的數字與圖表,那是科學,是嚴謹而講求真實的學問。所謂的奇蹟,是踏上科學之路的人們所付出的一切──比如釐清交纏的思緒,將之轉換成有意義的假說;在九十九次的失敗之後,仍然奮不顧身地投入下一次的嘗試;在無數寧靜的夜和惡臭的菌液搏鬥,將之投入如魔法般玄妙的儀器中,再試著解讀那難解的波形;或是認清自我的不足,進而更謙虛地面對這個世界。
科學研究是條永無止盡的旅程,就像潛入闃黑的水底探尋真理的寶藏,說服自己潛得愈深,就會離答案更近一點;直到透不進一絲光線時,那裡的全然未知讓人恐懼,但我們的任務正是開拓這片未知。即使每人下潛的理由不同,但需要的勇氣、運氣與實力卻都非同小可,而這艱辛的過程沒有親自走過,永遠也不會知曉。
猶記剛進實驗室的前半年,我很快地找到研究主題、也在初期的電腦分析中取得不錯的成果。當時我想做研究不過爾爾:提出一個好問題、找到正確的方法,前方便是一條康莊大道。可是現實並非如此,在數百個熬夜到晨光熹微、卻只得到令人挫折的結果後,我幾乎要舉手投降,承認自己不是做實驗的料。一直以來,科學都是書本上的知識、是供我背誦的真理;如今我以科學之名探索前路,才知道它的熱情卻也冷酷、真實卻也可受操控、偉大卻也充滿缺失;它的實踐者註定受到鼓舞與折磨,愈是在意每一個小細節,愈是陷於自身的無知而受掣肘。
做科學不是在象牙塔裡唱高調,它是一種目的性、社會性的工作,在當代更是如此。近年來當權者輕視科學、以科學之名遂行己意的例子比比皆是,書寫此文的當下,我國即將對萊豬、核四、藻礁等議案舉行公投,各方的信仰者將科學、環保、民意云云抬上神轎,骨子裡卻是爭權奪利、打擊政敵,面目醜陋至極。「科學是為政治服務」,本人深知此言不假,即便如此,我只願自己忠於專業、忠於自我,運用我所了解的科學造福世人,不畏時局陰風晦冥,但求己心光風霽月。
世局多變,即使現刻人微言輕,亦希望在此處向曾幫助我的人敬表謝忱。
謝謝黃雪莉老師三年多以來的指導,引領我勇於探索未知的領域,並教導我研究者應當以作為一位科學家為己任。您給了我十足的信任及包容,讓我能在課外事務和研究工作間取得平衡;也不吝提供各種資源,讓我得以嘗試不同的挑戰。即使我進度緩慢,您也鼓勵我參與研討會發表口說與展示海報,增添我的實戰經歷。我願盡己所能傳承所學,並以身為黃雪莉教授實驗室的一員為榮。
謝謝陳長謙院士(Dr. Sunney Ignatius Chan)、俞聖法研究員、和楊慕華教授擔任我的口試委員。位於學術界頂端的巨人願意親臨指導,本人誠惶誠恐,亦感到無上光榮;若此學位讓我在未來能擔負起教學的職責,我必不會辜負教授們獻身教育的理想,而能自我砥礪、提攜後進。
謝謝凌憬峯老師,身為第一屆醫師科學家組的學生,能成為您的導生是件幸福的事。謝謝劉秀美老師的建議,即使只有幾面之緣,卻在我踏入厭氧領域時給了我信心。謝謝蘇金源老師為我撰寫碩士班的推薦函,您引領我們思考、理解而非一味背誦知識的教學方式,至今受用無窮。陽明有許多讓人銘感五內的師長、助教,感謝這些良善的緣分,讓我擁有快樂而充實的學習生涯。
謝謝實驗室一同努力的大家,包含曾帶領我的彧廷、雯鈞、翰揚、宜芳;在進度卡關時互相打氣的宜紅和國修;讓人對教學燃起熱情的玠任,忝受你過多謝意,願懂得感恩的人走得更為順遂;拚勁讓人自嘆弗如,更啟發我許多想法的世旻;永遠有話聊的醫療界夥伴思潔、蕙竹、乙萱,未來一起加油;最後則是為大家勞心勞力的治楨,不只是這裡最可靠的後盾,更在我迷惘時給予一針見血的建議。衷心地感謝你們,研究的辛酸不足為外人道,有你們的陪伴才讓我得以走到此處。
謝謝醫學系B組、人醫、系壘、學生會的夥伴,我的大學生活無比精采,都是有著你們的扶持。尤其謝謝昱潔和尉淳,能夠交心的好友不多、能交付己身脆弱者更少,誠摯祝願我們友誼長存。謝謝室友子傑、奕寬、郁勛,包容我無數的夜歸和焦慮,那些我們引以為豪的寢室傳說,必會讓我懷念不已吧。
謝謝恪守本分、在疫情期間守護家園的人們,讓我得以在實體口試中親炙大師風采。謝謝努力不懈的創作者們,讓我在埋首研究之餘得到心靈的豐足;諸位可以不讀我的論文,但一定要去看《三月的獅子》、《冰菓》、《白箱》、和《比宇宙更遠的地方》。醫院和實驗室兩頭燒的生活相當難熬,謝謝這些作品陪伴我走過這一路的艱辛。
最後,我將獲得的所有榮耀都獻給我的父母親,他們無條件的愛與支持是我前行的最大動力。如果我能達成任何成就、締造任何不凡,或為這個社會帶來任何貢獻,都要感謝我的父母親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