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
藝文雜思

用愛重新詮釋悲傷:《撲克臉》

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8-06-02
2018-06-02 422 次觀看
422
本劇用多媒體素材呈現天使挑選家庭的場景,將悲傷的故事以童話的基調描寫。(圖:表演藝術評論台)

「只要遇到不開心的事,上頂樓來看到這顆星星,就像看到他一樣⋯⋯這樣我就可以相信,這個世界上都有一個永遠不會變的人。」

作為一部以罕病患者家庭為背景的劇,編劇將許多傷痛寫成浪漫的意象──例如稱病童家庭為「共同面對問題的一家人」,而讓「天使」願意梭哈手上籌碼來投胎;植物人是因為逝者太過眷戀家人;或是碎掉的靈魂成為天上的星星。我不知道故事原型的家庭是否遭遇同樣事情,但我想這種詮釋手法讓悲傷有了更多愛在裡頭,或許也填補起當時未能道別的遺憾。

全劇感人的點很多,我從第一首歌哭到結尾,私心給了高分。每個角色的內心情緒都很到位,主角的悲憤、姐姐的怨恨、母親的承擔、父親的不捨,從歌曲到表情肢體都強烈傳達給了觀眾;其中主角和母親的演技令人印象深刻,前者全程無法合嘴固然是挑戰,後者演繹為母則強、默默承擔壓力卻得堅強起來的形象,更是直擊觀眾內心。

正如導演在演後座談所說,一部好的音樂劇,不應該讓歌的出現顯得突兀。處理進歌點和群唱的方式都很好,演員的歌聲或肢體也比兩年前的前身《撲克臉男孩》還讓人舒服;而投影配合全劇基調使用稚嫩的卡通動畫呈現,縱使開場難脫兒童劇的包袱,但整部戲看下來,應用得不失巧妙。

非常喜歡這部淚中帶笑的作品,當天看到還有許多座位空著,實在可惜!中文音樂劇近幾年有不少佳作,當我發現自己能叫出四位演員的名字時,更覺親切~期待他們未來的演出,對於我這種聽到喜歡的曲目就會刺激淚腺的觀眾,音樂劇永遠對得上胃口呢ˊˇˋ

觀賞日期:107/6/2
戲劇類型:音樂劇
演出地點:水源劇場
購買票種:小王子之友680元
戲劇評分:4.5/5

四喜坊戲劇水源劇場
上一篇
大三搞醫夜,肝臟少一葉
下一篇
六月雜記:原諒我不明白你的悲傷

推薦文章

活著的缺席,不在場的生命:《獻給阿爾吉儂...

守護屬於家的味道:《歡迎來到駒田蒸餾所》

懷念我們未曾經歷的青春:《夜間遠足》

人類的下一步,反烏托邦的預言書?《來自新...

死亡背後,生者之前:《驗屍官傳奇》

華麗的人生終程:《再一次・美麗人生》

一場最ㄎㄧㄤ的華麗毒趴:《神農氏》

恰到火候的愛情:《焢肉,遇見你》

歡樂卻不失哲思:《不讀書俱樂部Ep.2》

自陷窠臼的消極抵抗?──《請翻開次頁繼續...

留言 取消

儲存留言設定

洪邦喻 B.Y. Hong

洪邦喻 B.Y. Hong

我是邦喻,今年28歲,金牛座。
臺北榮總家醫科第一年住院醫師。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醫師科學家組、
暨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畢。

希望自己成為與眾不同的醫生,
喜歡用不同的形式和自己或他者對話。

自許是一個創作者,腦袋總有點子在醞釀;
近年跳進ACG的坑,熱衷於現地參戰與聖地巡禮。
期許自己在承擔白袍的重量時不忘初衷,
朝自己的理想努力邁進。

近期文章

  • 活著的缺席,不在場的生命:《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》
  • 2025瀨戶藝:黑暗的歷史、島上的光-大島
  • 與所望見的風景,在迷茫中同行
  • 歪兔日記5:醫師的價值
  • 歪兔日記4:宛如地獄
  • 歪兔日記3:執著的迴圈
  • 歪兔日記2:千杯不醉的孩子
  • 歪兔日記1:深夜裡的歌聲
  • 卓越的另一種選擇
  • 阿替日記6:胡大哥的朋友

© 2021-2025 邦邦的日常隨筆 | Created by Bang-Yu Hong|All rights reserved.

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