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
陽明紀事

十月雜記:第一百天的告白

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7-10-29
2017-10-29 254 次觀看
254

充滿激勵、驚喜與反思的光輝十月。

白袍典禮、區段、跑考與PBL接連到來,醫學生的責任與壓力漸漸成形。每週固定花上十幾個小時在資料海中摸索最新的資訊,或是疊起來比Netter還厚的未讀共筆,狠狠推著自己踉蹌向前:走吧走吧,再不走,別人就要把你甩在後頭。

所幸緻密的日子裡還是有不少光能透進來。眾神雲集的混in October工作坊、匯集各式故事的夏日囈語、紹華老師的講座,到參加第五次的中研院開放日,只能說越是單一的生活,驅使人不務正業的動力就越高呢。

總說那是屬於神的一屆,就私自稱作一次朝聖的機會。參加工作坊時情緒複雜,寫了很多也想了很多。對那些經歷的驚嘆、錯過年輕的懊悔、起身出走的衝動,既然聽完H學長的分享都曾短暫萌生休學的念頭時,inspiring一詞顯然不足以描述我所受到的衝擊。反常地思考人醫是否也讓我失去太多,後來仔細審視走過的路也挺了不起的──辦了一直想做的金頭腦、被戲劇啟蒙進而擁抱舞台、或接觸到各方的傑出人士。我想自己無須悔恨失去的日子,值得把握的還有大好未來。

還記得工作坊當晚我和其他人說,我覺得這屆很難續辦這個活動。為什麼呢?G拋出了疑問。既然我們認為他們很神,怎麼可能每年都有那麼多這樣的人?我說。但當我參加了夏日囈語,發現身邊有許多點子正在萌芽,便決定收回我的想法,體悟到任何人的故事都是獨一無二,而每個不平凡的出走都彌足珍貴。

中研院參訪則是從高一以來,首次把參與的演講和展板幾乎讀懂──比起過去走馬看花到現在回歸本行,開始注意研究方法、分子機制和生統數據,而發自內心地感受到學習的累積與喜悅。五次是個令人些微心驚的數字,縱使以後未必有再參加的必要,我仍會記得高一時初訪學術殿堂的好奇心、及高二時帶領社團參訪的活力,願未來踏入研究時猶能保有那純粹的發亮眼神。


然而這也是個情緒一如天氣般,陰晴不定的十月。

今天是留給沮喪的第一百天,接下來的一百天我準備留給迷惘。C說不必刻意設下期限,然而一百天太累也太久,每次任性地讓心情如鐘擺般盪來盪去時,總是消耗我太多的精神。某天隨興地請T替我占卜,竟得到長長一篇用心的回覆,頓覺被溫柔地保護了,不勝感激。

從來就不安分的調酒師兼職當了郵差,挨家挨戶地送信,怕有些話現在不說,時間的海浪就要永遠將它埋葬。新時代確確實實地在啃蝕我們的影子,不夠豁達的人拚命揮舞著雙手,深怕被帶走的不僅是自己的存在,而是青春和勇敢。午夜夢迴試著說服自己在送完信的那刻轉身,卻每每在看到熟悉的臉孔後棄械投降,終於發現死命拉住雙腳的不是別人,是自己的脆弱。

被室友推坑已久從未動搖,最後竟是在這麼奇怪的理由下辦了IG:試著記錄一百天的心情。沒有足夠的天賦寫上一年的詩、或拍攝一年的夢遊照,就用不夠成熟的文字為日子塗抹幾筆吧──記錄一點小心思、一點小心情,看看一百天後等待我的,會是什麼樣的心境。

中研院學術活動中心前的大草坪。
每年都會特意繞來這裡,看看年輕的身影在這裡展露似曾相似的笑容。
中研院
上一篇
我是紹勛,宿營二小的假新生
下一篇
寫得再慢,都想親自送到你們手中

推薦文章

卓越的另一種選擇

最好與最壞都是現在進行式:新傳獎得獎感言

碩論謝辭:奇蹟和魔法都是存在的!

失序的院校防疫政策?談大疫下的學權議題

陽明交大合校,NYMU的最後一天

國考前,來獨力辦一場展覽!

第二屆藍花楹文學獎《鼠》

陽明九景文學獎《在燈暗與亮起之間》

室友進院了,我還在區段地獄

把燈點亮,我們於此交會:始結劇《Sere...

留言 取消

儲存留言設定

洪邦喻 B.Y. Hong

洪邦喻 B.Y. Hong

我是邦喻,今年28歲,金牛座。
臺北榮總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。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醫師科學家組、
暨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畢。

希望自己成為與眾不同的醫生,
喜歡用不同的形式和自己或他者對話。

自許是一個創作者,腦袋總有點子在醞釀;
近年跳進ACG的坑,熱衷於現地參戰與聖地巡禮。
期許自己在承擔白袍的重量時不忘初衷,
朝自己的理想努力邁進。

近期文章

  • 家醫日記1:Vibe coding
  • 活著的缺席,不在場的生命:《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》
  • 2025瀨戶藝:黑暗的歷史、島上的光-大島
  • 與所望見的風景,在迷茫中同行
  • 歪兔日記5:醫師的價值
  • 歪兔日記4:宛如地獄
  • 歪兔日記3:執著的迴圈
  • 歪兔日記2:千杯不醉的孩子
  • 歪兔日記1:深夜裡的歌聲
  • 卓越的另一種選擇

© 2021-2025 邦邦的日常隨筆 | Created by Bang-Yu Hong|All rights reserved.

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