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年一度的大醫盃結束了。
對醫學系的系隊而言,它是全年最重要的賽事,整年的辛苦就為了此刻的發光,這三字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,不言而喻。身為系壘的一員,這是我第四年參與大醫盃:大一首輪就被淘汰、大二打水球沒闖進複賽、大三突飛猛進拿到雙四強,記憶裡披上紅色球衣的日子,我總是休息區裡最稱職的加油團。升上大四⋯⋯成為帶隊組的我,有了一個不同的稱號。
我是總教練。
「總教練!這麼厲害!」
「沒有啦,球技不夠上場,在場邊當大腦。」
在媽媽誤會她兒子跟那些叱吒球壇的「總仔」一樣前,我不好意思地回答道。沒錯,在這個霸氣十足的稱號背後,真相即是如此殘酷:大四帶隊組中,隊長崇銘扛下長打責任、堃育也終究在投手丘上獨當一面,至今還無法先發上場的我大概是稀有動物。說實話心情當然很悶,假日出外比賽幫忙提球具餵拋球,弄得一身雨水和滿褲紅土,還是輪不到自己上場威風;常半開玩笑地說要把守備犯蠢的崇銘換下,卻心知肚明自己只打得出內野安打,於是認命地繼續寫order、偶爾拍照寫文當個稱職的粉專小編。
然而這年下來,「坐板凳」倒也漸漸坐出了心得:著重賽前分析的數據野球、不容半刻猶疑的指揮調度,每場賽前晚上絞盡腦汁,根據不同對手設計出的攻擊邏輯,似乎比先前憑感覺安排的打序更靠譜了一些。總統盃北市亞軍、小英盃冠軍、A-sports聯賽季軍⋯⋯帶著勝負約略各半的成績,大醫盃終於再度來臨。
直接說結論吧:預賽順利連下三城、複賽卻被自家學長打去敗部,第三天對上去年的亞軍成大醫學,始終領先的我們最後以一球之差慘遭逆轉。賽後大家坐在球場外的人行道一言不發,氣氛低迷得可怕,我看著滿臉悔恨的大家,一句話都說不出來。
說點話吧,你可是總教練啊。
隊長都沒出聲了,你還是別開口吧。
兩個聲音在心裡拔河,最後還是沉默地站起身,去隔壁場幫學長加油了;幸好B隊的學長們打了場漂亮的比賽,把沮喪沖淡了不少。至此大醫盃的旅程落幕,就結果而言確實遺憾,但大夥搭肩圍圈時,我的心裡突然一陣激動。就在不久前的聯賽,我還悲觀地想著如果打不進第二輪、遇到強隊會不會被慘電、投手不穩該怎麼止血⋯⋯總教練的信心動搖著,一些學長也不太看好;但短短的兩個月內,這支球隊找回了節奏,從上到下都想著要贏,最後離四強也僅僅一步之遙。「我們不是實力不夠,只是運氣不好。」雖然投手沒有華麗的七彩變化球、雖然打線不是重砲肌肉猛男,但看著這群身材瘦小卻毅力十足的球員,不知怎麼地,我就覺得明年我們不會再輸。
我是系壘的總教練,我以今年的系壘為榮。
※本文刊登於陽明電子報第391期閱讀生活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