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誰妄想凍結時間 想抵抗世界的善變 往事如煙
總太急著實現 諾言
閉上眼整夜無眠 如何分辨過了一天 還是百年
沒有落葉要如何區分一年 或者是永遠」──《月光街13號》
點心計畫轉眼間也來到三十篇了。原本的構想是每天記下一兩句心情,沒想到寫長文的習慣改不掉、心思又過於絮絮叨叨,不知不覺便寫了上萬字。最大的收穫是發現生活的充實,當睡不飽與區段告急的戲碼一再上演,室友與我同樣搞不清楚時間都去哪兒了,仔細審視才發現日子的軌跡並不單調──人醫、出遊、課程和PBL,過去以為不斷重複的日常,其實都值得好好珍藏起來。
上個月底說過要留一百天給迷惘,於是試著在行事曆裡做出一些改變:例如點心計畫、參加報導者的講座和即將到來的TEDxTaoyuan、或是加入了藝術季的籌備團隊。後者是衝動和深思熟慮的共同產物,身為B組學生的確需要三思而後行,但我似乎不是個安於命運的人(換句話說就是不務正業),因此下定決心盡全力挑戰自己,縱使看起來並非那麼理性。
呼吸裡還有人醫,因此雜記總要預留個位置;無論誰來了誰走了什麼改變了,都慶幸自己還在。
心意太滿而秒針太短,不甘被時間綁架的郵差有太多的話要說,於是送信的旅程硬是拉到兩個月長。從來就不知道為什麼會如此用力地去愛,於是慢慢刻下一字一句,拾起每個相遇的時刻,讓慣於傾聽故事的心從頭娓娓道來。
不奢望被永遠記得,但卻貪心地想牢記每一個人。有時會覺得自己是否太過濫情,不可自拔地愛著每個小孩,某種程度上大概會被認為是變態;但當他們來找我說說話,傾訴他們的悲傷和喜悅時,我也同時被他們療癒了。
至今依然,好愛好愛這些人。
附記:
想起不久前與N一同去邀請讀書會講師,和她聊了許多不曾探問的事後,不禁好奇地問她:
「為什麼妳們都會找我聊天,這些話妳們平常不會對其他人說吧?」
「噢,因為你也沒人可以說出去啊ˊˇˋ」
好的,原來邊緣人還有這樣的附加效益,老天爺果然是公平的。
#這就是老師說的marginal effect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