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
陽明紀事

Within:陽明藝術季籌備初體驗

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8-05-08
2018-05-08 329 次觀看
329

時間飛逝,第三屆陽明藝術季「地糧」感覺只是不久前的事,第四屆便在三月揭開序幕。今年藝術季以「囈議」為主題,兼談私領域的情感表達、與社會議題的表述,希望體現囈議交相義,臻至真理的面目。身為藝術季的籌備人員,便想趁此以鮮為人知的視角,在「within」的位置記下自己的心情。

在大三下學期來臨之際,不務正業的醫學生總想在枯燥的生活裡嘗試更多挑戰,於是報名參加了藝術季工作人員的招募。隨後我加入了表演藝術組,念念不忘的除了再演一次戲以外,就是在陽明舉辦一部劇場:《地球人遇見小王子》。

劇場開演前,展演廳座無虛席

這個文學劇場是宮能安老師的獨角戲劇,從國中的表藝課起步,至今已巡演全臺近三百場。憑藉大二擔任過人醫營學務的經驗,我相信再次負責好一場表演並非一件難事,決定單獨攬下所有工作:從邀約講師、借用場地、到宣傳及報名作業,我都親力親為,希望讓《小王子》成為這屆藝術季的亮點。然而我太低估負責人的工作量,在演出當日可說是疲於奔命:接待講師、場地布置、器材安裝、迎接觀眾……當我在散場後拖著地板時,才突然發現過去在人醫獲得多少同伴的支持,那些活動才得以順利進行。

幸好表演十分精采,笑著哭著感動著,燈亮的那刻頓覺一切辛苦都很值得。宮能安老師以動畫、影音、吉他彈奏和光影,描繪小王子的旅程;用自己的生命故事和社會的人群百態,串起書中每個角色與觀眾的連結。老師談想像力、談少數族群、談霸凌、談壞習慣,他讓我們審視自己的錯誤,也教我們珍惜身邊的玫瑰。

當天共有近六十名同學前來共襄盛舉,感謝大家的參與,也謝謝支持我舉辦這場活動的總召婷嫣。希望大家在看完戲之後,都能保有自己心裡頭,最純真的那位小王子。

文學劇場《地球人遇見小王子》大合照(圖:李婷嫣)

除了文學劇場,我還參與了表藝組其他活動的籌備。三月底的「尋找彩蛋」是個有趣的遊戲,我們將一百多顆精心繪製的彩蛋分散於校園角落,參賽者們要在時間內找到盡可能多的彩蛋。原先以為陽明地勢崎嶇、找蛋如海底撈針,同學們應是意興闌珊;沒想到大家竟都使出渾身解數,再隱密的彩蛋都被拾獲,我們還得進行第二波的「灑蛋」,讓敏銳的獵蛋客們滿載而歸。

表藝組成員繪製的精美彩蛋(圖:陽明藝術季)

藝術季的活動已漸漸進入尾聲,在被學生們戲稱「藝文沙漠」的陽明校園,卻總有一群人默默為著這裡的藝術氣息努力著。我很榮幸成為今年藝術季的一員,期待未來藝術不再只是校園裡曇花一現的活水,而能真正地在陽明開花結果!

尋找彩蛋活動大合照(圖:陽明藝術季)

※本文刊登於《陽明電子報》第373期閱讀生活版

戲劇陽明生活陽明藝術季
上一篇
臺北之所以為臺北:寫在Taipestate前
下一篇
四月雜記:當神解遇見小王子

推薦文章

卓越的另一種選擇

最好與最壞都是現在進行式:新傳獎得獎感言

碩論謝辭:奇蹟和魔法都是存在的!

失序的院校防疫政策?談大疫下的學權議題

陽明交大合校,NYMU的最後一天

國考前,來獨力辦一場展覽!

第二屆藍花楹文學獎《鼠》

陽明九景文學獎《在燈暗與亮起之間》

室友進院了,我還在區段地獄

把燈點亮,我們於此交會:始結劇《Sere...

留言 取消

儲存留言設定

洪邦喻 B.Y. Hong

洪邦喻 B.Y. Hong

我是邦喻,今年28歲,金牛座。
臺北榮總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。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醫師科學家組、
暨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畢。

希望自己成為與眾不同的醫生,
喜歡用不同的形式和自己或他者對話。

自許是一個創作者,腦袋總有點子在醞釀;
近年跳進ACG的坑,熱衷於現地參戰與聖地巡禮。
期許自己在承擔白袍的重量時不忘初衷,
朝自己的理想努力邁進。

近期文章

  • 家醫日記1:Vibe coding
  • 活著的缺席,不在場的生命:《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》
  • 2025瀨戶藝:黑暗的歷史、島上的光-大島
  • 與所望見的風景,在迷茫中同行
  • 歪兔日記5:醫師的價值
  • 歪兔日記4:宛如地獄
  • 歪兔日記3:執著的迴圈
  • 歪兔日記2:千杯不醉的孩子
  • 歪兔日記1:深夜裡的歌聲
  • 卓越的另一種選擇

© 2021-2025 邦邦的日常隨筆 | Created by Bang-Yu Hong|All rights reserved.

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