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
陽明紀事

六月雜記:原諒我不明白你的悲傷

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8-07-03
2018-07-03 308 次觀看
308
社評頒獎典禮,與郁晴和任佑哥合照(圖:高任佑)

「而寂寞的冬天仍下著雨 夜晚的城市也依舊孤單
 也不是非要懷念什麼吧 只是遺失的歲月有一些感傷
 那些還來不及說再見的 會再見吧」──《原諒我不明白你的悲傷》

六月,醫學生與研究生暫時的分水嶺,依舊不允許太多的喘息。「學長姊說神解最難,只不過是因為他們還沒讀到基因」,縱有言過其實,卻也精確描述了期末爆炸的緊繃。考完六科後開始走入實驗室生活,恐懼及期待的心情相互交纏,幾天前與指導教授聚餐時,餐館播放的「Hotel California」更是切合得令人心驚;只希望因人醫請的一個月假,別讓自己落後進度太多。

這個月和不同的人們吃了許多飯、也看了許多劇。生活如戲,我們在相異的飯局裡說著各自恰當的話,有些輕鬆、有些拘謹;有的自在、有的厭煩。「我」被賦予了不同的身分:醫夜負責人、表藝組部員、學長、學弟、醫學生、預研生、資優生⋯⋯在這些角色裡不斷遊走,不需要做任何演員功課,卻也沒有所謂的下戲。想到最近教小孩們「進入角色」、「脫離角色」,不知道若請他們先定義「我是誰」,哪個難度比較高呢XD

屬於六月的合照留給郁晴和任佑哥。在我社團玩得瘋狂的六年裡,她們是我最「非典型」的夥伴了吧──不談青春夢想、沒有深厚感情,無須負擔太多領導壓力,終點線僅是把一個百人大社推上社評優等的舞台。不過那些整理資料的夜晚、那個組織跑考後拚命衝下山,只為了和他們一起在台前合影的強烈情緒,卻是貨真價實的。陽明十字軍是條我不敢妄自朝仰的長河,四十年來它傳奇的故事比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更波瀾壯闊;社評時評審老師口中的大社,所蘊含一個時代的記憶,其實不是她眼前兩人能承擔的重量。優等的榮耀對於十字軍的偉大社史輕如鴻毛,然而能與這個老字號走過一年,我仍備感榮幸;和郁晴共同扛住搖搖欲墜的這面招牌、或是讓任佑哥耐心地協助我們,從丙等重返優等,更有難以言說的感謝。


最後,原諒我不明白你們的悲傷,我們本是作為吸納一切的黑洞而存在。差別只在於黑洞負責吞噬、我們則試圖擁抱;雖然很久沒有科學家在意黑洞的極限,但如果你偶然間想起了,趁人們觀察到它的塌縮或爆炸前──

希望換你給它們,一點點溫柔吧。

人醫營十字軍陽明
上一篇
用愛重新詮釋悲傷:《撲克臉》
下一篇
給人醫的信(二):關於三長

推薦文章

卓越的另一種選擇

最好與最壞都是現在進行式:新傳獎得獎感言

碩論謝辭:奇蹟和魔法都是存在的!

失序的院校防疫政策?談大疫下的學權議題

陽明交大合校,NYMU的最後一天

國考前,來獨力辦一場展覽!

第二屆藍花楹文學獎《鼠》

陽明九景文學獎《在燈暗與亮起之間》

室友進院了,我還在區段地獄

把燈點亮,我們於此交會:始結劇《Sere...

留言 取消

儲存留言設定

洪邦喻 B.Y. Hong

洪邦喻 B.Y. Hong

我是邦喻,今年28歲,金牛座。
臺北榮總家醫科第一年住院醫師。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醫師科學家組、
暨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畢。

希望自己成為與眾不同的醫生,
喜歡用不同的形式和自己或他者對話。

自許是一個創作者,腦袋總有點子在醞釀;
近年跳進ACG的坑,熱衷於現地參戰與聖地巡禮。
期許自己在承擔白袍的重量時不忘初衷,
朝自己的理想努力邁進。

近期文章

  • 活著的缺席,不在場的生命:《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》
  • 2025瀨戶藝:黑暗的歷史、島上的光-大島
  • 與所望見的風景,在迷茫中同行
  • 歪兔日記5:醫師的價值
  • 歪兔日記4:宛如地獄
  • 歪兔日記3:執著的迴圈
  • 歪兔日記2:千杯不醉的孩子
  • 歪兔日記1:深夜裡的歌聲
  • 卓越的另一種選擇
  • 阿替日記6:胡大哥的朋友

© 2021-2025 邦邦的日常隨筆 | Created by Bang-Yu Hong|All rights reserved.

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