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

陽明紀事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卓越的另一種選擇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24-09-07
    2024-09-07

    我常常講述她的事蹟給別人聽,只因結局太戲劇性:「我們系上最會考試跟寫論文的卷姐,在拿到碩士學位、通過臺美兩國的醫師國考後,跑去美國當律師了。」有時你很難不去「炫耀」別人的成就,只因這種傳奇人物竟就在自己身旁,和她做朋友都像自己沾了光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最好與最壞都是現在進行式:新傳獎得獎感言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22-05-21
    2022-05-21

    這幾年新傳獎的入圍作品,都有很強烈的社會關懷理念,例如移工、原民、身心障礙者、受災戶等等,與現今媒體所充斥的仇恨與對立相比,這些才是人們需要重視、且督促當權者改革的話題。希望各位傳播界的夥伴們,未來能堅持信念與勇氣,一起用手中的筆、鏡頭與麥克風,讓這個國家愈來愈好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碩論謝辭:奇蹟和魔法都是存在的!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22-05-16
    2022-05-16

    科學研究是條永無止盡的旅程,就像潛入闃黑的水底探尋真理的寶藏,說服自己潛得愈深,就會離答案更近一點;直到透不進一絲光線時,那裡的全然未知讓人恐懼,但我們的任務正是開拓這片未知。即使每人下潛的理由不同,但需要的勇氣、運氣與實力卻都非同小可,而這艱辛的過程沒有親自走過,永遠也不會知曉。

  • 陽明紀事社會評論

    失序的院校防疫政策?談大疫下的學權議題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21-10-25
    2021-10-25

    很遺憾地,在「超前部署」的口號喊了一年後,中央、醫院到學校仍是一片混亂:院方無奈政府沒給配套、學生抱怨學校相應不理、大眾指責學生只想逃避。於是院校自食其力尋找資源、科部默許學生自主學習,在模糊的規定之下,大家終究找到讓彼此好做事的方法,臨床事務也在疫情平緩後回歸常軌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陽明交大合校,NYMU的最後一天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21-01-31
    2021-01-31

    陽明是個很美麗的地方。 雖然只是在學五年多的準校友,但這裡的人們、歷史、花草樹木和與世無爭的氣息,都相當令人著迷。即使在這裡並不總是平安順利,我仍以身為陽明人為榮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國考前,來獨力辦一場展覽!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20-06-10
    2020-06-10

    今年是陽明45週年的校慶,也是陽明大學最後一次的校慶。作為最能代表本校精神的十字軍社社長,我希望在合校前能夠梳理這所學校、以及眾多服務隊的悠久歷史,尋找師長口中的「十字軍精神」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第二屆藍花楹文學獎《鼠》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20-05-19
    2020-05-19

    若真是天要降大任於斯人,除了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外,心志之苦應該是最讓人難受的。偶爾人們想起我的存在,隨口拋來一句:「你實驗進度怎麼樣了?」我便沒好氣地回道:「這種問題就跟問女生體重一樣,沒禮貌。」其實不是禮不禮貌的問題,而是在問與答都不合時宜的當下,任何應對都顯得徒勞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陽明九景文學獎《在燈暗與亮起之間》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20-05-19
    2020-05-19

    藝空間、小展演廳、音前,這裡換過一個又一個名字,從稱呼它的方式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年級。當這裡疊加著新的故事,聽過它前一個名字的人卻也慢慢地離開,不變的是它的寬容。它無私地為台上的人們灑下光芒,即便他們對戲時洩露了些許生硬與不成熟;如同醫院的產房一般,年復一年目睹人們最為青澀的展演,然後送別他們前往更大、更亮麗的舞台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室友進院了,我還在區段地獄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9-11-02
    2019-11-02

    醫四是座人間地獄無誤。雖已做足心理準備,但考試一多(例如紛至沓來的呼吸、病理、耳鼻喉、內分泌),脖子就像被勒住一般。倒不是說考試難到逼死人,而是那種不容質疑的壓迫感,無限擠壓著你的時間、睡眠、思辨能力。

  • 陽明紀事

    把燈點亮,我們於此交會:始結劇《Serendipity》

    發布者: Kenny Hong 2019-08-28
    2019-08-28

    堅持理想很難,勇於突破很難,誠實面對自己很難。可生命何嘗又有簡單的事情?人們自顧不暇地活著,沒有人有義務理解你的種種。電話亭也許就是黑暗裡出現的救贖,它無私地傾聽你當下的迷惘、憤懣與悲傷,等到自己足夠堅強、而那些傷口也都結痂的時刻,才發現支撐你的從來不是別人,而是逐漸成長的自己。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...
  • 5

洪邦喻 B.Y. Hong

洪邦喻 B.Y. Hong

我是邦喻,今年28歲,金牛座。
臺北榮總不分科住院醫師完訓。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醫師科學家組、
暨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畢。

希望自己成為與眾不同的醫生,
喜歡用不同的形式和自己或他者對話。

興趣是寫寫文章看看戲,腦袋總有點子在醞釀;
近幾年跳進動畫坑,認為那樣的劇場也非常迷人。
期許自己在承擔白袍的重量時不忘初衷,
朝自己的理想努力邁進。

近期文章

  • 與所望見的風景,在迷茫中同行
  • 歪兔日記5:醫師的價值
  • 歪兔日記4:宛如地獄
  • 歪兔日記3:執著的迴圈
  • 歪兔日記2:千杯不醉的孩子
  • 歪兔日記1:深夜裡的歌聲
  • 卓越的另一種選擇
  • 阿替日記6:胡大哥的朋友
  • 阿替日記5:胡老太太
  • 阿替日記4:胡大哥

© 2021-2025 邦邦的日常隨筆 | Created by Bang-Yu Hong|All rights reserved.

邦邦的日常隨筆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
  • 白袍故事
  • 陽明紀事
  • 藝文雜思
  • 社會評論
  • 旅行足跡
  • 日常隨筆